资治通鉴

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四卷(15)

字号+ 作者:hanyufeng 来源: 2015-08-17 02:36:22 我要评论( ) 阅读:

  世宗因为翰林学士单父>人王著是从前幕府的僚属,多次想用他为相,但又因他嗜好喝酒不检点而作罢。...

  世宗因为翰林学士单父>人王著是从前幕府的僚属,多次想用他为相,但又因他嗜好喝酒不检点而作罢。

  癸巳,大渐,召范质等入受顾命。上曰:“王著藩邸故人,朕若不起,当相之。”质等出,相谓曰:“著终日游醉乡,岂堪为相!慎勿泄此言。”是日,上殂。

  癸巳(十九日),世宗病情加剧恶化,召见范质等人入宫接受遗嘱。世宗说:“王著是我在藩镇>府第的老人,朕若一病不起,应当起用他为宰相>。”范质等人出宫,相互说:“王著终日醉生梦死,哪配当宰相>!千万不要泄露这话。”当天,世宗去世。

  上在藩,多务韬晦,及即位,破高平之寇,人始服其英武。其御军,号令严明,人莫敢犯,攻城对敌,矢石落其左右,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;应机决策,出入意表。又勤于为治,百司簿籍,过目无所忘,发奸伏,聪察如神。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,商榷大义。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,常言太祖养成王峻、王殷之恶,致君臣之分不终,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,服则赦之,有功则厚赏之。文武参用,各尽其能,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,故能破敌广地,所向无前。然用法太严,君臣职事小有不举,往往置之极刑,虽素有才干声明,无所开宥,寻亦悔之,未年宽。登遐之日,远迩哀慕焉。

  世宗在藩镇>时,很注意韬晦,及至即皇帝之位,在高平大破北汉>入侵之敌,人们开始佩服他的英勇神武。他统率军队,纪律严明,没有人敢违反,攻打城市面对敌寇,飞石流矢落在身边,别人都惊慌失色而世宗面不改色镇定自若;应付机变决定策略,出人意料之外。又勤勉治国,各个部门的簿籍,过目不忘,发现奸人粉碎隐患,洞察秋毫犹如神明。闲暇之时便召见儒生文人诵读前代史书,商榷其中主旨大义。生性不喜好乐器、珍宝一类东西。经常说先帝太祖姑息惯养酿成王峻、王殷的大恶,致使君臣的情分有始无终,所以百官群臣有过失就当面对质斥责,服罪改过就赦免他,有功就重赏他。文武人材一齐任用,各人发挥自己的才能,大家无不畏服他的严明而又怀念他的恩惠,所以能攻破敌国拓广领土,所向披靡,一往无前。然而使用刑法过于严厉,百官群臣奉职办事稍有做得不好的,往往处以极刑,即使平素再有才干名望,也没有一点宽容,不久自己也觉后悔,最后几年逐渐放宽。去世之日,四方远近都哀悼仰慕他。

  甲午,宣遗诏,命梁王宗训即皇帝位,生七年矣。

  甲午(二十日),宣布遗诏,诏令梁王柴宗训即皇帝之位,柴宗训出生至此七岁了。

  [16]秋,七月,壬戌,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领淮南节度使,副都指挥使韩通领天平节度使,太祖皇帝领归德节度使。以山南东道节度使、同平章事向拱为西京留守;庚申,加拱兼侍中。拱,即向训也,避恭帝名改焉。

  [16]>秋季,七月,壬戌(十九日),后周>恭帝任命侍卫亲军都指挥使>李重进兼领淮南节度使>,副都指挥使>韩通兼领天平节度使>,宋太祖>皇帝兼领归德节度使>。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>、同平章事>向拱为西京留守;庚申(十七日),向拱加官兼任侍中>。向拱就是向训,避恭帝名讳而改名。

  [17]丙寅,大赦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1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1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2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2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3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3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4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4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5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5)

精彩导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