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

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四卷(10)

字号+ 作者:hanyufeng 来源: 2015-08-17 02:36:17 我要评论( ) 阅读:

  世宗下诏采用王朴所奏旋宫之法。百官都认为是这样,于是实行。...

  世宗下诏采用王朴所奏旋宫之法。百官都认为是这样,于是实行。

  [3]唐宋齐丘至九华山,唐主命锁其第,穴墙给饮食。齐丘叹曰:“吾昔献谋幽让皇帝族于泰州,宜其及此!”乃缢而死。谥曰丑缪。

  [3]南唐>宋齐丘到达九华山,南唐>主下令锁上他宅第的全部门窗,在墙上挖洞供给饮食。宋齐丘叹息说:“我从前献计将吴让皇帝家族幽禁在泰州,所以今天应该到达这步田地!”于是上吊而死。谥号为丑缪。

  初,翰林学士常梦锡知宣政院,参预机政,深疾齐丘之党,数言于唐主曰:“不去此属,国必危亡。”与冯延己、魏岑之徒日有争论。久之,罢宣政院,梦锡郁郁不得志,不复预事,纵酒成疾而卒。及齐丘死,唐主曰:“常梦锡平生欲杀齐丘,恨不使见之!”赠梦锡左仆射。

  当初,翰林学士>常梦锡主持宣政院>事务,参预机要政务,深切痛恨宋齐丘一派,多次对南唐>主说:“不除去这一帮,国家必定危险灭亡。”同冯延己、魏岑之徒每天都有争论。时间久了,被罢免宣政院>职务,常梦锡心情忧郁不能实现抱负,不再参预朝政,纵酒狂饮成疾而去世。到宋齐丘死时,南唐>主说:“常梦锡生前总是想杀死宋齐丘,遗憾的是不能让他见到这一天。”追赠常梦锡为左仆射>。

  [4]二月,丙子朔,命王仆如河阴按行河堤,立斗门于汴口。壬午,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、宣徽南院使吴廷祚,发徐,宿、宋、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。甲申,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自大梁城东导汴水入于蔡水,以通陈、颍之漕,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、济、梁山泊,以通青、郓之漕,发畿内及滑、亳丁夫数千以供其役。

  [4]>二月,丙子朔(初一),后周世宗>命令王朴前往河阴巡视黄河堤防,在汴水>入河口建立放水闸门。壬午(初七),命令侍卫都指挥使>韩通、宣徽南院使吴延祚,征发徐州>、宿州、宋州>、单州>等地壮丁民夫数万人疏通汴水>。甲申(初九),命令马军都指挥使>韩令坤从大梁城东面引汴水>流入蔡水,来打通陈州>、颍州的运粮水道,命令步军都指挥使>袁彦疏通五丈渠,向东经过曹州>、济州、梁山泊>,以打通青州、郓州的运粮水道,征发京城所辖地区之内和滑州、亳州>壮丁民夫数千人来提供给这些工程。

  [5]丁亥,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万二千余顷,今按行得羡苗四万二千余顷;敕减三万八千顷。诸州行苗使还,所奏羡苗,减之仿此。

  [5]>丁亥(十二日),开封府奏报征取租税的田地原为十万二千余顷,如今核查得到多出的田地有四万二千余顷,后周世宗>敕令减免租税三万八千顷。各州巡视苗田使者回来,所奏报多出的田地,减免租税的比例仿照开封府。

  [6]淮南饥,上命以米贷之。或曰:“民贫,恐不能偿。”上曰:“民吾子也,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!安在责其必偿也!”

  [6]>淮南闹饥荒,后周世宗>命令把粮食借贷给百姓。有人说:“百姓贫穷,恐怕不能偿还。”世宗说:“百姓是我的子女啊,哪有子女倒悬在那里而父亲不为他解脱的道理呢!哪个在要求百姓必定偿还呢!”

  [7]庚申,枢密使王朴卒。上临其丧,以玉钺卓地,恸哭数四,不能自止。朴性刚而锐敏,智略过人,上以是惜之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1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1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2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2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3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3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4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4)

  • 资治通鉴第一卷(5)

    资治通鉴第一卷(5)

精彩导读